您提出的“关于我市青少年社区保护站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困境青少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对我市困境青少年的现状做了非常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在此对你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现根据政策结合我市困境儿童工作情况对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为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形成关爱保护合力。
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21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乡镇民政助理员为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妇联主任为儿童福利主任,保证有人履职。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和会商加强困境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有关问题,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儿童医、食、住、教、乐等方方面面,只有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形成有效的关爱保护工作合力。一是积极履行兜底保障作用,严格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健全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我市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每人每月120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每人每月1920元。及时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发放标准参照孤儿执行。二是联合团市委、政法委实施“希望伴飞计划”项目,开展关爱困境未成年人项目35个,服务困境青少年5000余人次;三是会同市残联认真落实困境残疾儿童两项补贴制度和困境残疾儿童医疗补贴,共为771名城乡残疾儿童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费用16.962万元;四是联系公、检、法、司部门强化工作措施,构筑校园安全屏障,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维护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遗弃和侵害儿童的不法行为。
二、加强平台阵地建设,健全关爱保护体系。
目前我市建立了市、区、乡镇三级教育和监护网络,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建立了1名农村留守儿童由1名爱心邻居+1名学校老师+1名村干部+1个爱心团队包保关爱服务的机制。去年选取全市12个行政村,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立12个儿童之家,目前全市有儿童之家33家,通过配备必要的文娱用品,建立亲情视频室,配置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开通亲情热线。开办“四点半课堂”,设立专门的社工工作室,由专业社工对辖区“三留守”人员开展精神慰藉、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等关爱服务。900名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常年开展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等关爱活动1300余次。依托“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市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维权实体,逐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接待未成年人来电来访121人次,办理未成年人法援案件48件。成立鄂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进社区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2场次,定点辅导20场次,覆盖青少年300余人,营造了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力度,落实307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以48家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平台,开展综合性康复服务,在社区常态化开展诵读、亲子游戏等特色助残活动,满足残疾青少年精神需求。建有307个“亲情小屋”,节假日免费开放。建立58个“希望家园”,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手工制作、益智游戏等活动。依托全市社区、村综治维稳站和警务室建立了65个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和家庭暴力投诉站。建立了12338妇女儿童维权咨询热线,依托市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
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专业关爱服务。
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妇联、团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精准扶贫关爱体系建设》的文件,以区、开发区为单位,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全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的三留守人员落实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一对一结对关爱工作。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分别投入46.9、70、50万元,专门用于政府购买专业社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服务。市民政部门也从福彩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加之财政预算40万元,用于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目前,我市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工组织承接的农村“三留守”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已全面铺开,实现了对辖区农村“三留守”人员精准关爱保护工作的全覆盖。由武汉君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的梁子湖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常年服务的专业社工4人。武汉市江汉区众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的华容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常年服务的专业社工4人,鄂州市新航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的鄂城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常年服务的专业社工人8人。服务内容涉及留守儿童的团队心理建设、增能、问题预防、社会融入等,使辖区的农村留守儿童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且在卫生、生活、学习等方面明显得到改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各区均与购买的社工服务团队组织签订关爱服务协议一年以上,确保了关爱保护工作的长效性。今年市民政局又争取省民政厅项目资金310万用于各类群体关爱保护工作。
四、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助力儿童融入社会。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合力保学、快乐成长”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先后帮助10多名流浪儿童回归校园。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深入贯彻民政部等八部委开展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帮助其回归家庭、告别流浪。截至目前,今年共救助流浪儿童15人次,基本实现街头路面无流浪儿童的情况。市文明办组织汇聚公益,举办“希望微心愿”众筹活动,为全市2065名贫困留守儿童筹集公益资金24.6万元,每人配备“微心愿”礼包。团市委积极开展“希望工程”,严防因贫失学;开展“希望家园”公益活动,通过课业辅导和自护教育等,丰富留守儿童假期生活。举办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希望伴飞计划”公益项目大赛、“希望微心愿”等项目,为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各类帮扶。市妇联积极开展“彩虹行动”。2015年以来,依托留守家庭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等阵地,分别采取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联合团委等形式,招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彩虹行动”暑期特别行动。2019年,184名志愿者组成17支服务队,为810名留守流动儿童开展为期10天至30天的课业辅导、安全教育等服务活动。持续开展“金凤工程”,为48名贫困女生提供2000—5000元的助学金,助她们圆梦大学。争取到由阿里巴巴公益、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共同支持发起的“焕新乐园”低保家庭儿童关爱项目,为我市32户低保家庭儿童免费提供了家居及学习环境的改善。鄂州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通过招募志愿家庭和小志愿者参与的形式,开展“爱护我们的身体”儿童防性侵亲子活动,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小小护手霜,暖暖冬日情”为环卫工人送温暖和“周末拾垃圾”等多期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儿童社会责任感。
再次感谢您对青少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借鉴吸收。
鄂州市民政局
2020年7月29日
![]()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9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民政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北路21号 联系人:何威 电话:(027)608968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