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州市民政局发挥“五个作用”扎实开展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

信息来源:鄂州市民政局 日期:2019-08-01

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做好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事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鄂州市民政局发挥“五个作用”,不断提升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水平。 

 一是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建立关爱保护体系建立组织体系,落实责任。建立由市、区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卫健委和残联、妇联、共青团等共同参与的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明确乡镇民政助理员为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妇联主席为儿童福利主任,每季度更新一次“三留守”台账,每月收集并反馈一次有关问题。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议事。出台《鄂州市加强困境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会商加强困境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有关问题。开展调研督办,及时提醒。市民政局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深入开展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向市直相关部门发出书面联系函,向各区民政局发出书面督办函,督促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暑期“希望家园”活动。为有效解决我市留守儿童暑假看护难问题,市民政局联合团市委、市妇联、鄂州职业大学等单位,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约400人,在全市城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假“希望家园”活动。志愿者分赴各个乡镇、街道(社区),为留守儿童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和安全防护等公益服务。经常性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通过邀请志愿家庭和小志愿者参与的形式,带动家庭、学校、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爱护我们的身体”“预防火灾学会逃生”“环保我能行”“小小护手霜暖暖冬日情”等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发挥“五老”作用就近就熟关爱保护组织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五老”人员,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工作。鼓励本村、镇“五老”人员积极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情感优势和威望优势,借助“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据统计,全市共有23名“五老”人员对130多名留守儿童就近就熟关爱保护。

四是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形成关爱保护合力严格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健全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我市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每人每月116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每人每月1900元。目前,全市共有94名儿童享受了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联合团市委、政法委实施“希望伴飞计划”项目,开展关爱困境未成年人项目35个,服务困境青少年5000余人。会同市残联认真落实困境残疾儿童两项补贴制度和儿童医疗补贴,共为771名城乡残疾儿童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费用16.962万元。联系市教育局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残疾少年随班就读的“两免一补”政策和控保辍学制度,让每名困境残疾儿童都有均等受教育的权利。开展维权关爱工作。联合市妇联、团市委、市政法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针对全市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专项维权行动,通过法律援助、咨询、维权讲座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解答未成年人关注的法律和心理问题,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指导和法律援助,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五是发挥“儿童之家”作用实行经常性关爱保护为更好探索留守儿童服务模式,做好留守儿童服务工作,在梁子湖区进行“留守儿童成长家园”试点建设。武汉爱熙社工参与设计,包含暖心空间、创意空间、悦读空间、E家空间4个功能室,提供个案心理辅导、个体增能、阅读成长、团体建设和亲情沟通等功能。为留守儿童打造集学习辅导、生活关怀、爱心帮扶和家长互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成长家园。目前,我市已建成“儿童之家”26个,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爱心帮扶、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鄂州市民政局)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9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203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民政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北路21号 联系人:何威 电话:(027)6089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