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所从小在市儿童福利院长大,成年后毅然选择回“家”,用行动报答福利院的养育之恩,为孤残儿童构建一个温馨的家。
学着为全院32名孩子理发
20年前,刚出生的西所因唇腭裂、眼睑倒睫,被遗弃在西山派出所门前,民警为她取名“西所”,并送往市儿童福利院。
失去了亲生父母的爱,西所却得到更多人的关爱,儿童福利院成了她的家。
“我的童年都是在儿童福利院度过的,享有许多‘爸爸’‘妈妈’的爱,他们的爱让我真切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让我快乐成长。”西所说,正是这份爱,让她长大后选择回到福利院工作,守护那些与她命运相同的孩子。
这个“家”和这份爱,给予了西所新的生命,也为她开启了新的人生。在儿童福利院,西所渐渐长大,不仅治好了唇腭裂,还在武汉一家培训学校学会了理发。
“西所特别开朗阳光,刚开始为养老院的老人们理发时,经常因为剪得不好遭到责备,但她没有气馁,而是潜心钻研。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西所靠着自我否定的勇气,每一天都在进步。”时任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吴庆回忆道。
“院里每一个孩子的头发都给西所练过手,现在只要有演出,大家都抢着让西所扎辫子。”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吴媛说。
西所闲下来时经常看短视频,了解最近流行的发型,“看着孩子们理完发后露出开心的笑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努力当孩子们的超级“妈妈”
目前,市儿童福利院共有32名儿童,年龄最小的6岁,其中一部分患有智力或肢体残障,生活不能自理。
洗澡、喂饭、修剪指甲、督促刷牙……西所负责照顾的孩子平均年龄12岁,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后,她就忙着为孩子们准备衣服、鞋袜,给热水瓶装满热水……
白天,西所要为孩子们换尿布,用温水擦洗身体,轻柔地握住他们因肌张力过高而僵硬的胳膊,帮忙穿上保暖衣、棉袄等;晚上,哄孩子们睡着后,她还要查房,为孩子们盖好被子,防止着凉。
日复一日围着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西所用小本子详细记录着每个孩子的身体和用药情况,用细致入微的照护,守护孩子们的平安。
“护理工作并不简单,需要极强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刚开始大家担心西所难以胜任,但她每次都积极参加培训,去年顺利通过了考核,接下来准备考孤残儿童护理员证书,‘爸爸’‘妈妈’们真的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郑细金说。
成为我市首例社会安置成功的孤儿
眼瞅着昔日牙牙学语的小女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护理员,如何解决西所的住房问题,成为福利院“爸爸”“妈妈”们操心的“头号难题”。
“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工作是成年孤儿脱离儿童福利院生活、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重要体现。”郑细金说,2023年10月底,我市出台《关于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所符合相关政策,可以申请公租房,并终生免费入住,她也成为我市首例社会安置成功的孤儿。
拿到公租房钥匙时,西所少有地在“妈妈”们面前蹦了起来,“真的很开心,以后我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了。”
“电视柜、餐桌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床和床垫只花了成本价,政府还给予西所一次性安置补贴86400元,接下来打算用这笔钱将房子翻新一下,希望西所以后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郑细金笑道。
成年孤儿的社会化安置,不仅是他们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社会温情与政府责任的充分展现。
西所是我市首例社会安置成功的孤儿,未来还会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曾经的孤独身影在温暖的社会怀抱中将重获新生。
“我希望把我得到的爱心继续传递下去,用行动回报社会。”在纸上,西所默默地写下新年愿望——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