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这座滨江之城,社会组织正以“毛细血管”的触角深度嵌入城市肌理,既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成为民生福祉的“造血细胞”。面对690家社会组织构成的“治理星河”,市民政局以“监管之笔”正本清源、“协同之链”激活动能、“调解之钥”疏解矛盾,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持续转向“质量提升”。
“武昌鱼·梁子湖螃蟹万人品”暨惠购金秋美食节活动现场,155道武昌鱼佳肴再现大世界基尼斯新纪录的辉煌盛况。
市伟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牵手市医药行业协会,在雷山社区开设公益摊位,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诊疗及疾病预防宣传服务。
“绘”出行稳致远“蓝图”
“注销不是终点,而是打造清朗公正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起点。”今年3月,市民政局深入调查,依法对市苏东坡文化研究会、市钓鱼协会等4家社会组织,执行了撤销登记并纳入社会组织信用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这场“零容忍”的治理风暴,直指社会组织领域暗藏的“沉疴积弊”。
当前,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690家,涵盖经济、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社会服务等各行各业。但正如璀璨星空下总有暗流涌动,社会组织领域亦存在发展不规范、风险防控薄弱等“暗礁”,亟待我们以改革之舟破浪前行,完善制度之网,引导其稳健航行。
机制先行,方能行稳致远。“为绘制一幅功能完备、诚信为本、活力四射的社会组织发展新蓝图,我们要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坚持做实审批前的论证环节,把好‘入口关’。全面优化登记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办理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同时,印发《鄂州市社会组织领域风险排查机制工作方案》,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风险防控体系,并将全市社会组织进行红、黄、绿风险等级标识,分类施策,提升监管效能。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名称规范化‘正名行动’、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让低效无效者有序退出,为社会组织发展腾出空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系列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全市社会组织合规意识显著增强,发展环境清朗规范,近三年未出现系统性、行业性风险事件。
同时,该局还实行市直社会组织弹性审计制度,为40余家社会组织减免审计费用近10万元,进一步释放了社会组织的活力。
“牵”出协同发展“生态链”
去年9月20日,“武昌鱼·梁子湖螃蟹万人品”暨惠购金秋美食节活动在凤凰广场举行,现场精心制作了155道武昌鱼佳肴,再现了大世界基尼斯新纪录的辉煌盛况,吸引10万人次打卡,拉动消费2000万元。
这背后,是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通过与5A级社会组织市物流协会“牵手”,共同策划鄂州武昌鱼文化节,实现“1+1>2”倍增效应的生动实践。
去年以来,该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作为“指挥棒”的引领作用,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22家社会组织获评3A级及以上等级。同时,建立行业相近、需求适配的结对机制,筛选全市3A级以上及其他品牌型组织,与初创型组织签订“牵手”协议,推动牵手社会组织实现党建共建、管理共学、项目共推。
市茶叶协会在湖北航空高级技工学校的牵手指导下,不仅获评3A级社会组织,更在党的建设、内部管理、品牌塑造,以及作用发挥等维度实现了华丽转身;
市老促会作为4A级社会组织,积极主动牵手市中医药学会,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让群众花小钱治大病,受到一致好评;
市伟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市医药行业协会的“牵手”,构建起“能力建设+社区服务+资源整合”的三维立体合作模式,实现了社会组织发展与民生福祉增进的双赢;
……
“牵手计划”的实施,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为社会组织打造了协同发展的“生态链”,在实现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
市物流协会建立的“党建e站”,推行“居民点单—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1件;市食安行业协会在银海龙城小区建设“暖蜂驿站”以来,为近千名户外工作者提供了遮阳避雨、纳凉取暖等多项贴心服务;市企业人才协会助力吴都·乔街专场直播招聘会,累计吸引2.8万余人次求职者在线互动,为企业和人才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汇聚微光,可成星海。如今,全市社会组织正以蓬勃的生机活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调”出矛盾化解“同心圆”
“调解结果我们很满意!”近日,在鄂州楚商联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努力下,两家企业因合作造成的经济纠纷得以化解,矛盾纠纷当事人的怒气、怨气、戾气最终化为和气。
在鄂州,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涌现,如何更加灵活高效化解行业企业纠纷,为产业发展纾困赋能?
社会组织基于天然的业缘、地缘关系,在参与调解时往往能直击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双方争执的焦点。为此,该局积极搭建专业调解平台,引导鄂州楚商联合会等组织成立行业调解委员会,联合司法部门设立“涉企纠纷诉讼服务平台”和“检企协作服务平台”,建立“共享法庭”,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调解、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动对商事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
“接到调解诉求之后,我们会按照因人而异、一事一案、一办到底的原则,调配相应的行业专家开展调解工作,做到调解前信息研判、调解时全程跟踪进度、调解后及时回访。”鄂州楚商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联合会已组建起一支有行业专长、热心调解工作的16人调解队伍,着力完善有专门场所设备、有法官对口指导、有专职调解人员、有专项奖补资金、有制度机制、有信息化支撑的“六有”规范化建设。三年来,累计调解各类纠纷案件1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2%,企业满意度达98%,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打造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鄂州样板”,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工作突出单位。
目前,全市有10余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可在第一时间精准感知社会矛盾,进而开展精细化疏解,及时将苗头性、倾向性社会组织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
![]()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9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民政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北路21号 联系人:何威 电话:(027)608968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