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城区“邻聚力”深入推进居民融入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完成实地验收与集中汇报座谈,标志着该项工作阶段性任务落地。作为落实全市“星火计划”、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举措,专项行动由区民政局牵头、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协同推进,通过“实地验成效、座谈谋长远”模式,检验“引邻、助邻、优邻、强邻、睦邻”五大计划成果,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和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筑牢根基。
实地验收 锚定标准查实效 为“以奖代补”立依据
8月25日至29日,区民政局组建专项验收组,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美珍带队,对全区10个镇(街)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联合会,及6个“强邻”示范项目试点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实地验收。
验收组严格对照《镇(街)社会组织孵化站标准化建设指标》《“强邻”示范项目试点村(社区)验收标准》,采用“查看资料+实地察看+座谈询问”三维评估方式,重点核查三级服务平台功能落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质与量”、民生服务项目实效等核心内容。从区级孵化基地的“全链条培育”到村(社区)社会组织的“精准化服务”,验收组既关注“硬件”达标情况,更聚焦“软件”服务效能,不仅为后续“以奖代补”资金精准拨付提供客观依据,更提炼并梳理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实践经验。
集中座谈 聚焦成效谋长远 凝聚治理新共识
9月11日下午,鄂城区“邻聚力”专项行动集中汇报座谈会在滨湖社区九楼会议室举行。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副科长刘梦诗、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美珍,及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各镇(街)民政办、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联合会负责人,6个试点村(社区)书记齐聚一堂,共同复盘工作成效、校准后续推进路径。
会上,各镇(街)通过PPT浓缩呈现“五邻”计划实践成效,集中展示孵化基地建设成果、特色服务案例等核心亮点;围绕“社会组织培育难点破解”“优秀经验推广”“奖补资金使用效能提升”三大议题深入研讨,现场交流品牌打造路径与问题破解思路。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副科长刘梦诗结合全市“星火计划”部署要求,就鄂城区“邻聚力”专项行动成效及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方向作出明确指导。她指出,“星火计划”的核心是推动居民融入社区社会组织,并明确后续工作需紧扣“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以居民需要为导向”:“引得来”要拓宽培育渠道、降低居民参与门槛;“留得住”需强化政策保障、破解“缺资金、缺人才”痛点;“用得好”要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居民从“被动加入”转向“主动共建”。她同时肯定鄂城区“三级服务平台全覆盖、居民融入有实效的阶段性成果,并强调需以“星火计划”为指引,进一步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美珍围绕“补短板、推经验、强保障”部署后续任务:一是加快剩余镇社会组织联合会注册,确保年底镇域达标;二是汇编翁垴村“直播就业帮扶”、先台村“技能培训”等试点经验,打造“鄂城模板”;三是推动各镇(街)落实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结语 以“邻聚力”聚民心 绘就社区社会组织新图景
此次“邻聚力”专项行动实地验收与集中座谈的圆满完成,标志着鄂城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迈入“质效双升”新阶段。目前,全区已建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社区社会组织达1500余支,“童伴妈妈孵化计划”“百社联百村·点燃就业引擎”等品牌项目精准对接居民“急难愁盼”,适龄居民加入社区社会组织比例显著提升。
下一步,区民政局、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落实市级“星火计划”要求,锚定“组织集约化、服务专业化、平台标准化、项目品牌化”目标,持续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治理创新的载体、民生改善的力量”,为鄂城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民生温度与治理活力。
![]()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9 备案号: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民政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北路21号 联系人:何威 电话:(027)60896800 |
![]() |